一块石头能成为趵突泉的镇园之宝?

2021-08-11 14:55:18 浏览量:48 责任编辑:e23

在趵突泉园区漱玉泉东侧,有一块奇石,它玲珑剔透,绰约多姿,石形古拙,为“先天璞玉”。

 

640?wx_fmt=jpeg

 

640?wx_fmt=jpeg

640?wx_fmt=jpeg

 

640?wx_fmt=png

可能有人会问,这么一块名石,为何会有两个名字呢?要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把时间回溯到元代。

在元代,济南有一位大文人,名叫张养浩,他非常喜欢收集各类奇石,年老时在今济南小清河边修建园林,名为“云庄”,园林中就摆放了十块名石,其中有四块灵石,被他分别命名龙、凤、龟、麟。但随着朝代更迭,世事变迁,云庄逐渐毁弃,园中的名石也逐渐散落。

640?wx_fmt=jpeg

20世纪70 年代,趵突泉园区职工在文庙木工厂寻到了一块“云庄”散落的奇石龟石(龙石)。当时文庙泮池已填埋,龟石(龙石)半埋在地下,从横卧的石体依稀辨别是块太湖石。当时园区职工通过大量工作,费尽口舌,才征得木工厂工人师傅们的同意,将这块石头转让给趵突泉园区。但因为当时条件有限,用了一周的时间才把这块奇石从狭窄的小街巷搬运到了园区。

1977年4月14日,这块奇石终于被立在了趵突泉园区漱玉泉边。从此,这一历史名石得以保护,并成为趵突泉园区的镇园之宝。

 

640?wx_fmt=png

 

但是关于这块从文庙移来的奇石,到底是龙石还是龟石,一直存有不同看法,具体可分龙石说与龟石说两派。

龙石说依据史籍的记载,来龙去脉清楚。明万历初年,张养浩的十友石仍在云庄旧址。万历年间,逐渐流失各处。明代王象春《四灵石》诗曰:“龟麟龙凤也无灵,况是巉巉顽石形。”诗后有注:“郡中有灵石四,玲珑清古,极天工之巧。一在府学,一在布*司,一在孟宅,一在刘家亭。”孟宅即明末孟醇(字宾竹,任职观察)宅,其址在“府学之北,北向湖心”,即今大明湖遐园处;刘家亭亦在大明湖南岸。明代四灵石俱在,只是已散落四处。 

清康熙《济南府志》记载:“在泮池者曰蛟龙,在紫薇堂(即布*司署)者曰凤翥,在开府署(即巡抚署,现珍珠泉大院)者曰龟石,在通乐园(今万竹园)者曰麟石。今三石岿然不动,独麟石仆于菜畦。”龙凤二石未动,龟石从大明湖畔移至巡抚署,麟石去了万竹园。清代王培荀《乡园忆旧录》明确记载:“其龙石在府庙泮池前,高几二丈,瘦削天矫,势若孥云。”这和《济南府志》“在泮池者曰蛟龙”的说法一致。

640?wx_fmt=jpeg

1964年出版的《山东名胜古迹·济南》一书中,作者郑亦桥指出龙石下落不明,凤石置于山东省*院内,龟石在文庙泮池边,麟石在大明湖公园铁公祠东门内。明确提出文庙泮池边的石为龟石,而不是龙石。郑亦桥长期以来参加大明湖、趵突泉的整治活动以及修复辛稼轩纪念祠、李清照纪念堂、历下亭、铁公祠等一批名胜古迹,同时为写《济南》,深入全市调查,亲眼看见了龟石、凤石、麟石三块名石。

1988年12月11日,贾祥云在《济南日报》发表的《山石小考》中称:龟石在文庙,1977年4月14日移往趵突泉公园,立于漱玉泉畔。现在有人将龟石当作龙石,可能是受历史资料之误而张冠李戴。史籍记载龙石几高二丈,即不高于6.67米,今称名龟石者高4米,二者高度不相符。正是根据龙石的尺寸,他断定了龙石、龟石的身份。

 

 

https://91mf.tⅴdizhi@dizhimail.com嫩草学院https://3zr0f.xyz/淫妻作乐ah101永久发布diy链接链接